煤業集團常順煤業:為地表巡查插上“翅膀”
近日,煤業集團常順煤業礦區上空的一架無人機來回穿梭于礦區上方和周邊,格外引人注目。
隨著智能化礦井建設的推進,傳統的人工地表巡查逐漸趨于落后,靠人力依托雙腿雙眼、手持GPS圖紙盒尺沿路線行走和肉眼觀測的巡查方式工作量大、效率低、視覺死角多,巡查結果受過多人為因素影響,且在危險地段還會危及到巡查人員安全,存在安全隱患,巡查區域也往往存在巡不到的問題。為解決這一問題,該公司引進高科技產品,利用無人機“天眼”360度無死角巡視礦井范圍內各區域,有效排查地表塌陷、裂隙和積水等隱患,以科技賦能,為地表巡查插上“翅膀”,全面開啟“無人”巡檢模式。
無人機啟用后,已在多次地表巡查中突顯了作用,通過攝影、航測、定位、拍照、錄像等手段,對公司工業廣場、豎井工業廣場、工作面對應地表等區域進行了全方位、無死角地巡查,為安全生產提供了準確的數據支撐。其中,近期的一次雨季“三防”巡查,工作人員利用對應軟件將無人機拍攝的影像生成2D平面圖、3D立體圖,經過仔細排查,及時發現了地表存在的裂縫,專業人員立即組織開展了地表裂隙治理,及時消除了隱患。
無人機可長時間懸停、側飛、盤旋,全方位、高精度巡查地表情況,彌補人工巡查的不足,大大提高工作效率、節省人工成本、提升安全系數。
該公司負責地表巡查的工作人員表示,無人機巡查方便又快捷,每日在礦井區域內多次循環飛行,通過各時段拍攝的視頻和現場照片巡檢地表情況,既提高了監測工作效率,又為下一步地測防治水工作拓寬了思路,以技術創新助力安全生產。